梦溪围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92|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一盘名局的解析-1997年5月1日第22期名人战前林海峰九段对依田纪基

[复制链接]
1#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1 2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真看到了这一盘就觉得也真是一般的很,厚脸皮的说下:林老师好脾气,老虎气势足棋形其实效率底下,老聂看不上很正常,我一直想看小光的管子妙手是不是也这么神,谁能贴上来?
2#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1 23: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盘最大的感想就是日本古棋,好像各个地方都形都不错,关来关去的,其实破绽不少,一冲击就效率低下,好比116。白28,38互相矛盾。47要在今天谁会怎么下?我感觉47就是典型的日本式缓招,还有51,其实局势在52后已经偏向白棋,116本来就是黑105带来的必然后果,我觉得惊奇的是116有啥好值得惊奇的。。。可惜自己也是从小受日本围棋的影响,喜欢华而不实,缓而不当的定型,当年看到12一定也会为之击节,现在看到恐怕第一感会是这人不太会吧:)
3#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2 10: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重新温习了棋魂54,55,这才有耐心好好研究了下这盘。我的看法,抛砖引玉:林老师不愧是大家风范,整盘棋思路明晰,厚重无锋利,扮演塔矢名人当之无愧,而美泽一定很fan老虎,就棋来说老虎比林老师差远了,从12开始棋形破绽效率低下,中盘前后矛盾,整盘受制,小光所谓的管子妙手更像是林老师的勺子,黑180是不是没有点清目呢,否则将是黑流畅的半亩胜。后半盘我没有实力做出细致判断,但总的来说林老师的风格体现的更加明晰,给人一种那盘这盘输了也是非战之罪,幡棋必胜的感觉。但从现代围棋角度来说,我认为黑21,47,51都太缓,造成其实双方均势,按照现在贴目是白好的局面,所以时代不同,招法也不同,在当时5.5的情况下,黑大概这几步会是分寸感极强的林氏流吧,还是那句话,看了白不知道是哪个毛孩子下的,看了黑就知道这一定是林老师,老聂看不上老虎,敬佩林老师那真是眼光毒辣
4#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2 10: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分析:12新手,当年跟着日本流学棋的我喜欢华而不实,缓而不当的定型,估计也会击节不已,现在肯定是一笑而过,果然再也没人走过12了。。。21是当时贴5.5的情况下厚重的林氏流,要是今天没人这么下给白送目,但21,23后在当时贴目下黑还是可以,由于2边有靠,有m2,12位置有夹,白形很差,黑余地很大,局面开阔(当然这个前提是黑要追究白下面的味道,我下面会重点讲)。这就是老聂这种厚实目敏感棋风看不上老虎的原因,12实在是不懂围棋,好吧,老虎至少还有点创新意识:)
5#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2 1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中盘,28是白中盘构思的开始,很明显白意图取势,牵制中央,不让我之前说的黑对下面白空产生威胁(就是我说的黑优势的重要前提),但是我要说现代棋不会这么下的。。。这个形白虽厚但有一个应征,实际稍缓,我感觉现代棋是拿这个白形走摸样走厚,而不是用来进攻的,但这个局面显然没有摸样的余地。。。好吧,老虎总是要把棋走到外面来的,这个战略是对的,只是战术恐怕在现在看来似是而非。。。但38是什么,和28完全矛盾,怪不得动画里名人看到28稍皱眉,看到38冷笑中:)最后就是我说的白还是要提46防止引征,这尼玛还轮黑下啊,不会了不会了啊,老虎失败的中盘构思47恐怕是典型的日本缓招,好像为了配合46而来。。。老虎出动右边完成了自己的中盘构思!!!!哎,林老师稍错过机会啊,不过47走哪里确实很难,反正实战那样最后还要卖51,白绝对得逞了,我之前说的黑优势前提没了,白左上定型也熠熠生辉。我自己在想,很想走q9甚至r7直接来,但担心白攻击会导致黑如实战一样卖下面,47先来h4,f5问应手如何呢?林老师47太堂堂正正了啊。。。到52白撑住了局面,其实按照现代规则白目稍好
6#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2 11: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53是这盘的点睛之笔,动画里名人应以为傲的将计就计。不愧是林老师啊,白棋顿时无法进攻了,54只能破空,瞄着p14,同时声援角里不让黑开劫,走目了,但中央依然是要远远的瞄着。53扭转了中央攻守大势,而且隐隐有目,确实是好点,但毕竟不是大棋,至68,白抢到了52,消除了隐患,下面全部成空,超级大,然后破了黑右边,还走到68,全是全盘最大的点,黑又走到什么了呢,除了中央厚了些,当然如果真厚了也就好办了。。。至此黑白正式均势进入管子,就是按照现代围棋恐怕是黑后白目铁的均势吧,当时可能是黑好些。我的判断。。。
7#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2 1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68以后就进入大管子,真是要收200手管子啊。。。日本围棋。。。后面必须都要用目做判断,吹牛的时候终于结束了,我稍有疑问的是黑103为什么不挖呢,先手很重要啊!!!!104双方消涨,极大!!!黑不应,白再走k11,12一带,又是消长,甚至关系到厚薄了。黑105无奈的先破白潜力,同时宣告放弃自己潜力,109最大必须抢,终于白下到了116,厚薄逆转,动画里说有几人能看到,美泽你就这么fan老虎,哼哼
8#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2 11: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是小光的黑180,我看了下黑似乎是失误,放弃了5目的管子选择抢先手和中央厚,但195只有2目半。。。也就是说黑净亏2目半。。。当然白断开后中央有搜刮黑可能没亏那么多,但林老师但是180会不会还是以为自己会赢呢?不要迷信日本高手啊:)评论完毕,感想:1.贴目不同,造成黑很多现在看来稍缓的手法,在当时却可能是控制流的高棋,林老比如21,47; 2.林老师不愧名人风范,厚重老到,全盘步调如一,不动如山,果然是一代宗师  3.这老虎的棋居然是佐为下的,美泽你得多fan老虎才行啊。。。老聂看不上老虎是一点没错
9#
SHtintin 发表于 2012-7-29 03: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谢谢捧场,看到你说在看围棋入门,你可以看看我在另一个帖子 如何提高棋力 的回复,里面有我的建议:)
10#
SHtintin 发表于 2012-8-2 00: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rexxar


估计您是业余3,4级左右吧,我建议有时间可以多看定式大全,手筋大全,布局大全这3本,看完必有业1段以上实力无疑,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其实要真喜欢围棋,手筋大全1个月就看完了,看完后肯定是大呼过瘾。定式大全很难,要看你的悟性了,认真看的话2,3月也能知个大概,布局大全更难,前2本书的东西我现在还能记得也是我实力的基础,布局大全实在是记不得了,关键现在新招多,我感觉十分之七的内容都过时了,没事可以多翻翻,里面的逻辑还是值得看的。死活大全我都没看完五分之一所以就不谈了。然后选择一个布局,盯住下,下多了必有融汇贯通之感觉,个人建议中国流:)
11#
SHtintin 发表于 2012-8-3 23: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rexxar


恩,基础书是非常重要的,但实际上别把围棋看这么难,你要想到一般小孩学个3年就必须要上业5才能说是下棋的料。我其实基础书都没看过,学棋半年后大致在业余5级左右,体校老师推荐给我们学生的第一套书就是我之前推荐你的4个大全,没有管子啊? 我说的4个大全是日本人写的,藤泽修行写的手筋大全,我的最后,看完后才能知道围棋的实质和真正的精彩,没有这个打底永远不会懂围棋是什么。好像是石田芳夫写的定式,林海峰写的布局,赵治勋写的死活,前3个大全我一直翻看到自己打上业2段,可惜一直没耐心看死活,自己果然不是下棋的料啊。10来年前没那么多现在的参考书,什么李昌镐死活题啊,夹全道教室什么的,我看的书只有这4个大全,还有藤泽修行的只此一手(讲的是中前盘的选点构思,阶梯上升的,分业1到业5,自己常比较着看),还有就是中国围棋年检(那时没那么多对局可以看,这个就是最好的了,主要学学高手的新招),还有就是围棋天地一期不拉的看了(这个绝好,以前没有对局视频讲解可以看,我就是看的围棋天地的对局讲解去学高手的招和思路,还有就是它的小专题,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保留,围棋高级手段”,现在居然忘了是谁写的了,它的小专题都非常好,无论布局,定式,死活,包括对手割,保留,打劫的技巧介绍,都是精品,不过现在视频多了,你要看中国流就有中国流解析,要看定式之后就有什么骗招解析,常型解析,什么围棋中级教室之类的),我要说的是我小时候学棋就看了这基本打底,构成了实力基础,其实围棋没那么难:) 还有影响的就是坂田攻杀法,藤泽棋圣战的全解析(藤泽自述哦),吴清源黑白布局和赵治勋的围棋实战法,这就是我觉得最有用的书了,其他都没认真看过,看了也没去思考:)我还是建议如已经明白规则和基本手段了比如在业余7,8级了,首先就要看手筋大全,定式大全和布局大全,特别是手筋大全!!!争取半年内看完,看完后再要看什么书我上面也建议了,但我觉得你已经不需要了,这时你已经懂点围棋了,对书应该能辨别好坏和自己所需爱好了。从业7,8级到业1段只要半年就能达到,到了业1说明你终于能懂点围棋的含义了,再往上其实无非就是手段的堆砌,看你花不花时间了,这就是我的心得。大家老是觉得好像围棋很难,学习东西很多那是指至少业4以上的事了,要下到我所说的对围棋含义入门的业1其实就是大半年到1年多的事,实力基础就是我说的那3个大全。我当年在上海市体校学棋的时候,老师也就推荐了这4个大全和围棋天地:)大概有70%的时间是下棋,10%是高手帮助复盘,老师大盘讲解些小技术专题;另外20%时间就是我所说的看以上的书
12#
SHtintin 发表于 2012-8-3 23: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时间比例大致就是下棋7,打谱复盘1,看书2的比例,因为围棋这东西确实得用了才知道技术的好坏,否则看了也印象不深,只有下多了,看的书才会一看就记住。就好像围棋的复盘,小时候复盘快的不得了,不懂围棋的人都以为是神童呢:)其实这就是要下多了,才会对围棋手段有了自己推演的能力,这个能力在看书时也是非常要用到的,否则下的不多,确实看的也理解的少,下多了棋感熟,围棋书基本就是一目10行,不然老觉得看都看不懂,所以我建议无论任何时候下棋都要占到时间的70%,在业1以前可以以看书占20%,主要看就是我说的手筋大全和定式大全,布局大全可以随便翻翻,最好选中国流只盯住它研究和下,另外可以看些围棋技术专题的讲解,比如定式以后,局部常型解析,打劫手段,保留手段,角上的常见死活等等,这个也很实用,你基本能用到。下棋的时候一开始别客气,学到一个难得定式,骗招或者是布局套路,就要去用,一般用了就赢:)到了业1后可以转为打谱20%,看书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梦溪围棋网 ( 苏ICP备09082342号 常年法律顾问 张律师 13815178623 常年艺术指导 一离西风 )

GMT+8, 2024-6-1 16:32 , Processed in 0.1025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