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围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丁嘉耕:淡墨挥毫 重彩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楚嘉凡君 发表于 2013-1-12 23:2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物名片:丁嘉耕,著名书法家、作家。现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兼任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大校军衔。从事书法研究30余年,为当代书法大师沙孟海、欧阳中石教授的入室弟子。


不背泥蛋
要拿笔杆
   丁嘉耕的家乡在江苏中部沿海的东台,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乡,以书法和二胡著称。丁嘉耕的外公是私塾先生,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4岁开始每天必须写20~40个颜体书法字,不听话时还经常被外公用戒尺进行武力教育。“不要背泥蛋,要拿笔杆”是外公经常挂在嘴上的话,意思是让丁嘉耕做有文化底蕴的人。就这样,在颜体书法方面,幼年的丁嘉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而让丁嘉耕真正爱上书法的,却是他的奶奶。“那个年代的女人读书识字的不多,我的奶奶却写得一手很好的虞世南小楷,她的温慧雅淑让我觉得书法可以让人变得达礼、变得聪婉,于是跟随她的脚步苦练楷书。”奶奶将小嘉耕每个阶段的字都用浆糊封册,过一个月拿出来与后期的作品对比,显而易见的进步成了更大的动力。就这样,从上小学直至高中毕业,丁嘉耕练字从没有间断过。
东海前哨
埋头苦练
     17岁参军对丁嘉耕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而陪伴丁嘉耕入伍的是一方他至今仍当做“宝物”珍藏的端砚。那是他入伍时母亲送给儿子的礼物。母亲在镇上开个裁缝店,给人做一条裤子只收两毛钱,而母亲为儿子买下这方砚台竟花了660元钱,那是要做3000多条裤子才换来的钱啊!得知儿子要去当兵的那些日子,母亲没日没夜地揽活做衣服,每天睡觉不到两小时,手和脚都冻肿了……
   丁嘉耕在东海前哨干了13年,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舰艇指导员和师级机关的专职新闻干事。在那个只有14.5平方公里的海岛,无论是出海巡航归来的烈日甲板上,还是台风来袭时的坑道马灯下,丁嘉耕始终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笔,而这段经历也练就了丁嘉耕在成功路上耐得住寂寞的良好心态。
   写得一手好的书法让丁嘉耕的军旅生活惊喜不断,用旁人的话说是平步青云,多少次的破格提升让他成了部队里的风云人物。只是“官”或者“利”不是他的“终极目标”,想将书法文化发扬光大的丁嘉耕继续着自己艺术道路上的沉默。
三次登门
拜得名师
    1976年还是守岛战士的丁嘉耕两次前往杭州向书坛泰斗沙孟海老先生求教,然而两次却都吃了闭门羹。丁嘉耕并未就此放弃,那年秋天,他带上自己精心创作的10余幅书法作品,又一次来到沙老住所。
   夫人再此婉转地拒绝时,丁嘉耕诚恳地说:“我不是来求字的,是来拜师的。”说着便打开了自己的作品。当夫人看到这个年轻战士书写的作品时,眼前一亮。躺在病榻上的沙老看了丁嘉耕的作品,便下了床,招手让他进来。沙老上下打量着这位阳刚、英俊、眉宇间透着聪慧、灵气与坚毅的年轻战士,便拿起一支狼毫小楷,在一张信笺上,一笔一画地指点丁嘉耕的作品,同时评论道:“师古能化,陈中出新,典雅秀劲,擒纵有度。”极少表扬弟子的先生同时鼓励丁嘉耕:“坚持数年,定有大成。”
   从此,丁嘉耕成了沙老家的常客,并被沙老接纳为入门弟子。耄耋之年的沙老对丁嘉耕厚爱有加,身体有恙仍坚持评点指导丁嘉耕的书法作品。经过沙老的指导,丁嘉耕的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回忆沙老对自己的教导,丁嘉耕说:“其实作为师父,对学艺人在艺术修养和人文伦理上的教诲才是尤为重要的。我的师父曾经说过一句话‘为了拿去卖钱而写出来的字是写不好的’,意思就是目的性太强、过分关注结果地做艺术往往达不到高的艺术造诣。平心做艺术才是根本。”
兼收并蓄
立德修性
   在30多年的书法历程中,丁嘉耕自称遇到了很多贵人。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系进修的6年,他有幸成为先生的学生,并得到启功、沈鹏、刘炳森、张海、李铎等书法大家的指教。在导师的教诲下,他用辐射式的方法学习汲取,由书法而研文学、哲学、美学、史学、文字学、金石学等,广泛涉猎,通鉴古今,兼收并蓄。
   丁嘉耕说:“其实但凡称得上文化的,一定是成体系的,书法也一样。想学好书法,除了技法本身,要对各个笔体的人文背景进行深入地了解,分析笔体形成时代的社会文化形式;其次在美学、文字学、古代汉语、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诗词歌赋甚至哲学里的辩证法等等学科都该有所涉猎,我甚至还去北京电影学院专门学习了6个月的摄影。想练好书法,一切可以让字变得更美的科学都要学。”
   在努力提高书法造诣的同时,丁嘉耕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他说:“6年苦修,拒浮名于门外,旨在立德修性。”在他看来,书法是一门学问,不只是技艺,只有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阅历、文化底蕴才能让思想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靠拢,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
单调生活
幽幽墨香
   有人这样评价丁嘉耕:“他这个人极聪明,除书法之外,文史哲颇为精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皆有其名,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极笨的人,不会打牌,不会跳舞,不会喝酒,在8小时外的其他场合你根本看不到他的身影。”
   对此,丁嘉耕笑着解释道:“我从高中毕业参军开始,每天的业余时间除了写书法别无其他。机关工作是很忙碌的,只好牺牲自己的个人娱乐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到现在也是,连看电视都只看新闻类的节目,什么‘爱情故事’、‘穿越’都是听到家人或者部队里的小战士聊天才略知一二,书法才是生活里的惯性,打牌打麻将吃吃喝喝那些浪费时间的事情是坚决抵制的。有时候你喜欢一件事,就不需要再找其他事情或者爱好来充实生活,就是如此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
   丁嘉耕的儿子说:“打从我记事起,我看到的就是爸爸几乎整天熬夜写字、写文章的背影。”
   而在丁嘉耕妻子的记忆中,丈夫身上总是散发着悠悠的墨香,这味道胜过了全世界任何名贵的香水,是最有情趣的。
精益求精
发扬传承
   在2006年迎国庆三环书法展示、丁嘉耕书法北京地铁展,2008奥运会后其书法作品亮相法国卢浮宫、埃菲尔铁塔等欧洲重要场馆,以及作品相继搭在神州七号、神州八号、天宫一号航天飞船飞跃太空后,人们似乎渐渐忘了丁嘉耕是个军人,而开始冠以“新生代书法家”的称号。
   “作为几次登天飞船运载的代表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书法作品,是作品的荣耀,更是我个人的荣耀。”丁嘉耕用“值得回味”与“享受”两个词来形容那段经历。由于要求严格,对于纸张的选取、保存、书写的要求都有近乎苛刻的规定,丁嘉耕也是每幅作品分别书写了20份副本从而选取一份用以登天。他说:“作品本身其实是没有变化的,但却承载了太多的中国精神。”
   对于近期教育部出台专门的书法教育计划,丁嘉耕一直在关注。他说:“下一步我也会投身书法教育,并与一些学校建立联系将在初高中部进行书法普及。其实更多的时候,书法教育的瓶颈在于家长,选择那些看起来‘华丽’的艺术技能是现在大多数家长的初衷,其实书法的舞台是巨大的,因为它是手边的文化,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展示。而且书法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中最值得传承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应该伴随书法大成代代相传下去。”
2#
一离西风 发表于 2013-1-14 10:11:4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梦溪围棋网 ( 苏ICP备09082342号 常年法律顾问 张律师 13815178623 常年艺术指导 一离西风 )

GMT+8, 2024-4-29 07:37 , Processed in 0.1046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